如果你对去年的科技圈子有所关注,就会发现高密度电池是一个热门话题,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迎来了一轮技术井喷。不论是国产品牌还是海外品牌,几乎在同一时间上架了与高密度电池有关的技术,相较于此前的电池有了十分明显的续航提升。
但在智能手表这边,电池方面的问题似乎还没有一个更好的方案出现。智能手表续航差的话题,仍旧是使用群体们比较关心的一个事。
电池寿命衰减,说白了就是设备用了一段时间后,电池开始“老化”了。这种老化不是表面的问题,而是电池内部发生了化学变化,导致它的性能逐渐下降。
你可能会有这样的体验:刚买手机时,充满电能用一整天,但用了一两年后,同样的使用习惯,电量却撑不到晚上。不仅如此,充电时电池更容易发热,甚至有时候用着用着手机也会变得烫手。这些情况,就是电池寿命衰减带来的直接影响。
展开全文
在智能手机这边,其实早就有电池管理功能出现,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不科学充电行为带来的电池寿命损耗。但智能手表由于自身内部体积的缘故,就算采用超低功耗芯片,也很难在续航和性能上找到合适的平衡点。
而且,智能手表本身电池容量更小,循环充电次数比一般的智能手机只多不少。尤其很多人担心智能手表在第二天早上会没电,继而选择通宵充电。不论是充电次数还是过充频率,智能手表都远比手机要多,寿命更短也就不足为奇了。
但这都怪用户的使用不规范吗?显然原因出在智能手表自己的设计上。要平衡性能、续航以及使用寿命,智能手表恐怕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。而随着更多智能穿戴设备被开发出来,它所面临的市场竞争也会更加激烈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